首页

国内女王网站

时间:2024-05-02 17:26:03 作者:说“闻”解字·手|一双手,感受总书记的劳动本色 浏览量:82776

  中新网郑州9月17日电 (记者 孙自法 韩章云)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9月17日在中国黄河中游的国家中心城市、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举行,当天傍晚发布《世界大河文明论坛·郑州宣言》,提出“倡议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,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”等九项共识。

9月17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发布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《郑州宣言》。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 摄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发布宣言说,本次论坛上,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“文明交流互鉴·发展共创未来”进行广泛深入探讨,达成以下九项共识:

  一是大河孕育了世界主要文明,是人类文明的具象化。大河奔流不息,象征着文明绵延不绝;大河一往无前,代表了人类创新前行;大河汇聚众川,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开放包容;大河连接不同区域,为不同肤色、语言的人群搭建起友谊的桥梁,是激发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。大河,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、携手合作的纽带。

  二是大河流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基因。黄河-长江流域、印度河流域、两河流域、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、古印度文明、古巴比伦文明、古埃及文明。这些文明各有所长,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文明的足迹沿着大河的脉络走来,一部分成为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永恒遗产,一部分在交流互鉴中变得更为璀璨。

  三是倡议尊重各大河流域的文明特性,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。世界大河流域的环境各不相同、文明的面貌各具特色,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园。各个文明尽管起源时间有早晚、延续时间有长短之分,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。应当尊重世界各个国家、各个民族创造的文明,保护文明的多样性。

  四是倡议采取有力措施,保护好大河流域的文化遗产。大河流域的文化遗产,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,很多文化遗产受到威胁,甚至消失,亟待全人类携手应对,采取有力措施,加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。

  五是倡议加强对包括大河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的研究。搭建文明探源、文明交流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球性学术研究交流平台,深化对人类文明起源、形成、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。

  六是倡议加强对文明的传承和弘扬。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,让人类文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。

  七是倡议保护大河流域的生态环境,实现文明和生态和谐共生。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,生态优良、环境宜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众多文明古国。“传承文明,既要尊重历史,也要敬畏自然。我们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大河流域的发展”。

  八是倡议发挥古代文明的时代价值,促进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。古代文明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承载,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不容忽视。四个大河流域古文明虽然有些未曾延续至今,但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源头。“今天,我们更应重视发挥古代文明的时代价值,为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”。

9月17日,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发布《郑州宣言》,专家学者代表与媒体见面,从各自研究视角解读宣言达成的共识。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 摄

  九是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,实现人文交流、文化交融、民心相通。在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,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,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,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,坚持文明平等、互鉴、对话、包容,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、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。“我们应搭建与各国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,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在互鉴中绽放光彩,共享发展机遇、共创美好未来”。(完)

【编辑:陈文韬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宣部:正研究制定《加快推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

对此,吴谦表示,在中菲南海问题上,我们多次表明了严正立场,那就是反对外部介入、反对侵权挑衅、主张妥处分歧,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一切准备,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。

(新春走基层)广西武警军营红火闹元宵 别样味道别样情

(二)积极借力公益志愿者提升公益诉讼办案质效。本案系根据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反映的线索立案办理;在调查工作中依托志愿者分布点多面广的优势,通过志愿者群发布二维码调查问卷,调查了全市各辖区共90座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情况,助力检察机关形成客观的调查结论;在听证会、磋商会上志愿者根据其自身参与调查的情况积极发表意见;在落实整改阶段参与检察机关的跟进监督,有效提升了检察公益诉讼的办案质效,形成了“多方参与、共治共享”公益保护新格局。

珠江流域启动Ⅳ级应急响应防台风 部分河流或有超警洪水

中国军网2018年3月发布视频报道写道,镇守祖国西南边疆的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部队是陆军部队中移防规模最大、机动距离最远、驻守海拔最高的部队。

全球“街”力丨鲜花“路”放!绿色通道助力肯尼亚鲜花遥遥领“鲜”

“这就好比把‘绿皮火车’升级为‘高铁’,使数据流在系统间的交互速度大大提升,实现了每秒24万个数据点实时数据更新。”研发人员咸玉龙打比方说。

经济主题记者会丨今年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

“在这样一个全链条的过程中,从健康宣教到疾病的预防、干预、诊断、治疗、护理等,记忆门诊的服务方式可以让老人少跑路,在‘一站式’服务中获得更好的医疗效果。”解恒革说。

相关资讯
全球首位AI程序员诞生 人类程序员会失业吗?

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。“谈到爱好,我个人爱好阅读、看电影、旅游、散步……现在,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,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。”2014年2月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经这样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:“要力戒浮躁,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、静心思考,主动加快知识更新、优化知识结构,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、智不竭。”向书本学习,是丰富知识、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,要发扬“挤”和“钻”的精神,多读书、读好书,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。从梁家河到中南海,从躬耕基层到领航中国,读书始终是总书记“最大的爱好”。他博览古今中外,从书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智慧,用书香涵养民族精神力量。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、率先垂范,还推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读书修德:在福建宁德,组织当地县委书记参加地委学习中心组读书班,带着大家一起学、一起读;在浙江,要求绍兴领导干部背诵《兰亭集序》、《钗头凤》,增进对当地历史文化了解;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,提出要“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、一种工作责任、一种精神追求”……总书记对领导干部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的要求始终如一。

热门资讯